為了你,什麼都可以

作者:提耶希.柯恩

原文作者:Thierry COHEN

出版社:商周出版

整個世界已經失序不公、不義瘋狂的人不比理智的人少見我也瘋了惟有如此,我才能與瘋子周旋 人說,失去摯愛後連呼吸都會痛我感覺不到因為那像一種癌只會毫無所覺地一點一滴蠶食我的靈魂、腐蝕我的心......   
忙於加班工作、應付上司的丹尼爾錯過接送兒子下課,意外讓傑宏死於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也徹底粉碎了丹尼爾苦心經營的幸福家庭,更讓他重拾幾乎遺忘的過去——他曾是幫派分子和小偷,因為愛情,才決定浪子回頭,辛苦爬到社會認可的地位。他終於如願成就事業與家庭,幸福卻如此短暫!   
身為被害者家屬,他既憤怒於政府的無能,又對兒子的意外自責,於是萌生了可怕的復仇念頭,擬定瘋狂的復仇計畫,甚至拋下傷心欲絕的妻子和稚幼的么兒,千里迢迢獵殺他的「仇敵」。   當罪人終於伏法,輿論卻不斷追究加害者的人權問題,血債血還是否過於暴力?   
從被害者一躍而為加害者,這個父親到底哪裡錯了? 

 

『人道主義,這的確是個很美的概念,但卻太過天真,因為它造成是非不分,把罪過、犯行當成是人類脆弱的結果,可以被寬恕原諒……你們拒絕評判、處罰、戰鬥,寧可同情、以為了解。』---《為了你,什麼都可以》

 

在這個資訊過度流通的時代,你真的能確定自己對於一則新聞事件的所思所感是完全出自於自我意識,而不是謀體操作下所希望你產生的觀感?一起宗教宣示的自殺炸彈攻擊,將年僅十歲的傑宏‧雷蒙在放學回家的公車上炸成了碎片,丹尼爾的世界也就此瓦解,司法無法將這起事件的主使者給予制裁,丹尼爾決定不惜一切為兒子展開復仇,丟下了哀慟的妻子、年幼無措的小兒子,隻身遠赴英國計畫暗殺,然而,他失敗了……失去了他的家庭也失去了後半身的尊嚴;他失敗了,但卻不是輸給了安管系統、保全保鏢,而是輸給了輿論,讓他從為兒子伸張正義的勇者,變成了不負責任的殺人兇手,究竟『新聞與戲劇之間那該死的邊界到底何在?』

 

媒體、輿論的操作、原諒,很嚴肅的議題,但作者以細膩的家庭情感溫柔交織其中,減輕了那份沉重也緩和了主題中所可能帶有的窒悶氣息,一路讀來始終感覺得到裡頭的溫暖,就像有個人以溫柔的語氣抱著你,告訴你一個殘酷──但你知道最終將雨過天晴──的故事,讓讀者在聽完後心裡的暖意能蓋過主旨裡滲透的酷寒。

丹尼爾的失敗、資深記者艾瑞克‧蘇瑪因不願順從輿論公開說出心裡話而遭受的抨擊被迫離職,如此的結果既是媒體與官方政府為顧形象安撫群眾攏絡民心所一手造成,社會過度的同理心與自以為的憐憫卻也脫不暸干係,該說是現代社會群眾太過善良,還是看多了瘋狂社會案件早已見怪不怪,又或是太多的電影小說書籍對於犯罪行為的過度探討,讓我們早已忘了該如何思考,太多的外來資訊說法混淆了我們的是非價值觀,在看見一起案件發生時若不是與個人自身相關,你真的能立即明斷出一名犯嫌的對與錯嗎?在現代善良主意下,強調要人道、要有同理心、要想想他人犯案可能的苦衷、他的無助、無奈、害怕、甚至神志狀態,在這一切之下,真還有任何一項犯罪是有理由能予以憎恨的嗎?

也許這麼說是有些偏激,但無可否認的在某種程度上媒體是幫我們決定事件立場的裁決者,只要他們的立場一出我們大多會不由自主的跟從,媒體操弄的現象也不脛而走,可諷刺的是說媒體操弄新聞,但媒體又是為了群眾愛看才這麼做的,這樣算起來到底是媒體在操作群眾,還是群眾在操作媒體?而在這樣的資訊狀態下,我們所看到的究竟又還剩下多少是真的可以稱之為真實的真相?

這是個很特別的故事,滿載著恨意與情感的對沖,意外的發展戲劇性的刻畫,平淡卻也深刻,當主角最後走出黑暗時讀者也不覺跟著感到釋懷晴朗,很值得一看的故事,希望你也會跟我一樣感覺到溫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