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永遠
作者:諾拉.羅伯特
原文作者:Nora Roberts
出版社:馥林文化
十六歲的一見鍾情,多年後,能否延續成永恆?
馬里蘭州的布斯柏洛鎮有一棟古老的旅館,經歷過戰爭與和平、政權更迭、甚至充滿鬼影幢幢的傳說。現在,蒙格馬利家族的三兄弟──貝克特、萊德、歐文──他們要將這間舊旅館改造得讓人耳目一新。
貝克特是建築師,帶著家庭與個人的驕傲參與這項建案,為小鎮歷史締造重要的一頁。他忙得分身乏術,社交生活只限於點披薩和買啤酒。不過他心中還有另一個祕密:克蕾兒.墨菲,一個他從十六歲就開始暗戀的女孩……
埋首羅曼史書堆,無論內曼外曼、古裝時裝,浪漫書蟲們尋找得不過是一個接近現實,但卻比現實更易親近溫情的世界;不是樣樣好的童話,也不要金光閃閃的完美王子;而是,儘管有一切每日掙開眼都想狂飆髒話的狗屁倒灶瑣事,也仍令人嚮往不會想逃跑,知道有個人無論如何會跟你一起想辦法走過。真正能成功塑造出那樣世界;適切掌握「夢幻」與「超現實」之間分野的作者,真的很少很少。而諾拉奶奶對我來說就是那極其少數的成功者之一。(另一位不用說,當然就是我朝思暮想,崇拜的無以復加的台灣言情天后『于晴』于大啦!忍不住告白一下。)
書名《下一個永遠》,為什麼不是這一個?而要用未來式下一個?難道這是個忘掉過去傷痛的悲苦型故事?這是我拿到書後第一個疑問。幸好,事實跟我所想得相差甚遠;至少在看到第一章男主角愉快的跟鬼魂開槓、碰到暗戀的女主角就可愛的語無倫次兼臉紅後,悲苦這部份就可以直接刪掉了。
克蕾兒‧墨菲十九歲嫁給高中男友離鄉背景,年輕,無畏;即使婚後丈夫年年被派往伊拉克征戰,她仍堅強歡欣守著幸福的家,直到丈夫最後一次派遣伊拉克再未能歸來,留下三個幼小兒子與遺孀的頭銜給她,她依舊開朗不願倒下。她回到故鄉小鎮,開起自己的書店,為三個小男孩稱職的扮演職業媽咪,自食其力獨善其身,不依賴、不自憐,更不允許自己為了根漏水的爛水管就向男人求救。『男人不會一直都在,妳知道。女人要懂得基礎修繕。』
貝克特‧蒙格馬利,兄弟中排行老么,上有兩個哥哥一間家族營造承包公司,身兼工頭及建築師。碰到連幫忙修根水管都要瞪他的女友,他實在不知該高興還頭痛?雖說他終於實現了十六歲時的暗戀夢想。他也不知道他的兄弟為何每次看到他那麼認真跟克蕾兒的小孩在一起,不是一臉鄙夷就是一臉惋惜,好像他下一步就要跳過自由的壯年,直接進入慘澹的歐吉桑生活一樣?就連他的女友本人都一副惟恐「誤人子弟」的樣子,什麼都不肯找他幫!拜託,法律什麼時候規定新時代女性就不能被人照顧了?!『我會一直在妳身邊。就算妳不期待,也請妳接受,或許甚至喜歡一點點。』
貝克特與克蕾兒這個草食男與倔強女的組合不算特別,甚至有時真的覺得他們拆開來個別與其他人物互動的效果較為可愛,兩人在一起時角色性格反而沒那麼明顯,趨於一般。不過一如諾拉奶奶筆下人物常有的特質,這兩人也不只是為了戀愛而戀愛,同時也是反映著時下男女對生活、感情的大哉問。前幾天我在TAAZE臉書上看到一則頗有感觸的小語分享,情境恰恰與這個故事相吻合,『很多在一起需要練習,夢想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或是像水獺一樣,練習睡覺在一起。如果不手握手一起,水流ㄧ漂,醒來後就只剩下自己。』
沒有什麼事能指望光憑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便一蹴即就,克蕾兒與貝克特兩人就像克蕾兒說得,他們是在截然不同的感情經歷中走過來的,想法及觀念有時南轅北轍;很多事情沒有真正體驗過的人是不會懂。但這不表示他們就一定只有走上窮途陌路,感情的相處需要磨合,將彼此代入對方與自己生活的一部份,他們都在練習擺脫過去的引響;練習步向男人的新階段,練習信賴,練習付出,練習依靠,練習攜手到老,練習為將擁有的更多家人敞開自己。
《下一個永遠》承襲上個『新娘四部曲』系列的特性,很清很淡。事實上男主角豁出去當奶爸工頭的場景,可比跟女主角耍恩愛的戲份還來得多更多(貝克特:「說好的男主角福利呢?我要去勞工局投訴作者剝削我!
」),不過卻是淡的很幽默很溫馨,看得人不住嘴角一直一直淺淺的漾起。一開始知道馥林買進了『旅館三部曲』我是既興奮知道出版社一定會比其他家更用心來製作,又有一點失望出版社沒能沿用原文版那無敵粉嫩夢幻的封面,至今仍有一些些遺憾。在那道灑滿花瓣的門後揭示著『旅館三部曲』就是個最接近童話氛圍的寫實小鎮,或許有些太過理想化,所有人兄友弟恭、真誠和藹、熱心友善,不勾心不鬥角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奇譚,卻仍是令人嚮往這個書裡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