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天使來到身邊

作者:茱蒂.杜亞特14d29697650e09.jpg  

原文作者:Duarte, Judy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第一天,那封信是亮粉紅色的。
第二天,它是淡藍色的;第三天,是淺綠色。
您收到我寫的信了嗎?
親愛的上帝……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存在呢!
當小安娜莉莎收到上帝寫給她的回信時,她就相信,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使,正代替去了天堂的爸爸和媽媽,一直守謢著她。
那麼,其他人也可以有他們的天使嗎?
請讓忙碌的山姆叔叔工作少一點,讓保姆理查太太的膝蓋不那麼痛,讓丹尼的媽媽不要賣掉房子,也請找個人陪華特先生下棋;還有孤單的崔佛,他總是一個人在桑果公園裡玩……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存在嗎?
克萊兒從沒想過,自己會回覆一個小女孩寫的信,尤其,還佯裝成上帝的身分。但她知道,這是因為她的孩子跟安娜莉莎的父母一樣,都離開她們到天堂去了。三年前的喪子之痛,讓克萊兒至今仍悲傷度日,並且無法原諒那個自稱是意外肇事的駕駛。
受到這位「小筆友」的影響,她意外地和老人華特成為了好友,也開始關注起桑果公園裡的許多人;而一顆曾經身為母親的心,更讓她無法拋下失去父母的安娜莉莎和崔佛不管!冥冥之中,似乎有某股力量,將克萊兒的命運與他們牽繫在一起,之後她將發現,原來 安娜莉莎,才是上天派來的天使……

 

不要回頭去數你失去了什麼,試著放開自己去想想你擁有什麼,會發現其實我們都遠比自己以為的要擁有的多更多。 

 

就如同書名一樣這是個非常純白溫暖的故事,小女孩安娜莉莎寄給上帝的一封信串起了桑果公園六個陌生的傷心人,曾經酗酒成性被繼子女排拒在外的老人華特、無法走出喪子之痛因而婚姻破碎的克萊兒、背負未盡責保護母親的自責而與兄長決裂的律師山姆、獨自撫養三名孩童的單親媽媽馬利亞、年邁的獨居褓母希爾達、渴望家庭的孤僻男孩崔佛,他們總是在公園中各聚一方帶著寂寞、煩擾、憐憫、懷疑悄悄注視著彼此,但卻未曾有勇氣走向對方,只因為害怕曾被他人屏棄的自己會再一次受到排拒羞辱、只因為早已一無所有的自己又如何能有力量再去幫助他人……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喜歡作者所營造出的合諧溫馨的氛圍,在現實的殘酷境遇下看見人性自然的善良光輝,故事的概念其實就跟電影《讓愛傳出去》的感覺有點雷同,作者以安娜莉莎對上帝全心全意的信仰作為啟始,小小的安娜莉莎經歷喪親之痛、與朋友分別、離鄉背景,本該是最有理由沉浸悲傷自我封閉,她卻從不為自己悲傷、不認為自己就是被上帝遺棄,仍堅信自已是被愛的,也不吝於將這份關愛分享給他人,透過她的眼睛她看見了他人隱匿在堅強虛華的外表下不願為人道之的煩擾憂傷,讓她決定動筆寫信給上帝請求祂能幫助他們,儘管她所能為他們做的只是如此,但這份心卻打動了無意間撿到信的克萊兒,去思索自己又能為她做些什麼?並從中重新發掘自己的擁有,以此下去將每個角色緊緊相扣。

看著安娜莉莎孩子氣的認真善良我真好想走進故事去抱抱她,一點都不懷疑為何主角們會為她所打動,然而,這樣的純真卻也幾度讓我感到微微的慚愧,似乎人長得越大,越懂得錙銖必較後,這樣單純無私的關心付出便也在不知不覺間隨著歷練漸漸淡掉,現實的壓力讓我們總是要顧慮太多的問題,因為每樣行動、決定所會影響到的可能遠不只是我們自己,所以總要先把得失算得分明、把自己的問題擺在前提,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我們下意識的直覺反應,只要不是自己的親人那麼就算來人的情狀再可憐,只要不是絕對必要,最多也就是隔著霧掉幾滴同情的淚便也擺一邊去,很殘酷、很自私,卻也是現實敎我們的凡事都要為自己負責『量力而為』。

不過,諷刺的是有時人也許就是因為太過「負責」,才會將自己逼進死胡同裡還不自覺,就像故事中的六個主角反映著社會群體不同類型的縮影,為著曾經的過錯、傷痕,背起名為『過去』的沉重包袱,自責、自棄、放逐、憎惡都視作為合該負起的責任,用這個責任圈限住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造成他們生活存在於不幸中的,可就不是上帝;與人群隔閡排斥他人的,可也不是別人,而是無法寬恕自己的你。

故事中因為安娜莉莎父母為天主教教士背景的關係,經常會出現對於上帝信仰的觀念,這點在一開始進入故事時曾經讓我感到些許的懷疑,是否故事的性質太過偏向傳教了些?但後來慢慢受到故事吸引進入情境後,這個疑慮便自然的消散了去,劇中的上帝不過是個引子,就像小安娜莉莎的信不過是觸動心靈的一項開端,即使你與她的信仰不同,你仍是會愛上這個故事,因為它的簡單可人容易親近,無論你從哪個面向看,你都能領會到屬於你的正面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