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意清單

作者:珍妮佛.布朗

原文作者:Jennifer Brown

出版社:尖端

[加文縣太陽報,二○○八年五月三日,記者安琪拉.黛許]
週五早上在加文高中的學 生餐廳爆發一起瘋狂槍擊事件,前來辨認罹難者身分的鑑識人員形容事發現場簡直慘絕人寰。
「我們的人員正在現場著手進行地毯式清查,」警官潘.馬榮 表示。「警方已確實封鎖昨天上午這起事件的案發現場,過程進行不容易,即使是一些資深的員警,一走進現場都感到非常震驚。實在是太悲慘了。」
槍擊 案發生的時間點正是學生準備上第一堂課的時候,造成至少六名學生死亡,受傷人數難以估計。瓦納瑞.萊福特曼(十六歲)是本起事件的最後一名受害者,之後據 稱嫌犯尼克.賴維爾即舉槍自盡。
瓦納瑞腿部遭近距離槍擊,需進行大規模手術治療以便復原,加文縣縣立醫院將她列入「傷勢危急者」名單……

『人不該總是甘居下風,瓦納瑞小姐。或許有人會想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廢,但實際上我們一點都不是,我們也是會贏的。』

『有時候能把一天好好過完就已經算是妳贏了。』---《恨意清單》 

 

瓦納瑞‧萊福特曼加文高中校園槍擊事件的最後一名後害者,同時卻疑是整起事件的共謀者?她的男友尼克在周五早晨帶著槍無預警血洗校園,憑著她所擬的那份恨意清單,最終了結了自己;而同在現場的她,卻奮而以身擋槍救了本該死於清單上之人……這是她的主意,可她未曾殺害任何人;這是她的主意,可她當真希望看見任何人死亡?加害者與受害者同時並存的她,究竟該算是幫兇,亦或是英雄?是無辜受累,亦或是合該背負罪責?尼克真如外界所感是個冷酷瘋狂的殺手,亦或才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恨意清單》在題材結構上其實與《事發的19分鐘》極為相似,在閱讀時我總忍不住將兩本拿來做一個比較,同是看待校園槍擊事件,相對於《事》的多重視角,《恨意清單》專注於故事中備受爭議的瓦納瑞,藉由她的視角映照出身旁人事在事件經過後所產生的衝擊效應;不同於《事》對於兇手心理動機的透徹頗析,《恨意清單》所探討的則是與此相反的受害者心理,而此處的受害者並非只侷限於案發當時受害的學生,而是包含了其所有的朋友、家庭、大眾輿論,及身處於矛盾中的瓦納瑞的自處,《恨》著重在於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與環境認同,也因此它讀來極為輕鬆順暢,有著青少年的輕快調性,題材微微沉重但卻不黑暗隱誨,可若說它完全就是部青少年小說卻也不竟然。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前幾年曾在新聞報導上看過的美國維吉尼亞州理工學院槍擊案,當時事件一出大家一窩風的就開始討論兇手是為何而殺人,一群自稱是專家學者的人士紛紛跳出來指出兇手定是精神異常、憂鬱症、躁鬱症,甚至是自閉症、心理有問題等芸芸,乃至學校的師長校長督導不周竟讓此種學生入學等說法紛紛出籠,將一切責任一股腦的全推向於兇手及他的家庭,卻沒有反過來想過這些在事件中遭到攻擊的人,究竟為何成為他人的目標?是否最終造成類似事件一再發生的始作俑者,也該算上總是暗暗默許著群體分階、恃強凌弱的社會及你我?而當人們在發出此等言論之時,是否也正是對其他擁有相似條件處境的學生、家庭的一種霸凌?

我很喜歡故事裡作者以「騎著壁紙上的小馬逃走」所做的比喻,一般情況下人在遇見不如意時,總是下意識的希望閉上眼後所有的不順遂便會自動消失,如同瓦納瑞在面對父母無止休的爭吵時,總望著房裡牆上的壁紙小馬,希冀牠能帶她遠走高飛逃離一切,在睜開眼後便會是身處一處合諧安寧的家庭,但壁紙上的小馬永遠不會動,就像她之後所列上清單的名字,不可能在眨眼間自動轉化為良善好人,環境不會牽就於人,唯有自己去牽就環境,而無法牽就時就只有起身去扭轉。

那時的瓦納瑞不懂,但尼克懂了,他懂得該鼓起勇氣去抵抗扭轉,但卻忘了在起身去抵抗他人之前,最先扭轉的該是自己。否則當你強將自身的意識壓在他人身上時,你對他所造成的傷害,讓你與造成自己傷害之人又有何區別?反其互害的正義並不是正義,只是以他投擲給你的傷害來更加腐蝕自己而已。作者以瓦納瑞與尼克來展現相同處境下,做出不同選擇會有何不同結果的強烈對比,兩者的微妙反差處理的極為漂亮,瓦納瑞總帶著遲疑的光明面與尼克所留下未解的灰色地帶,讓故事充滿著引人深想的寓意感,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這都是本漂亮精彩值得一賞的動人佳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