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賊
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
原文作者:Elizabeth Kostova
出版社:大塊文化
一名頗有名氣的畫家,竟然在國家畫廊裡企圖拿刀子攻擊一幅畫,是什麼原因導致畫家去破壞他所最珍視的東西呢?羅伯特.奧利佛在病房內始終沈默不語,他只簡短說了一句「我是為了她才做的」,便不再開口。
向來以能讓石頭開口說話自豪的精神科醫師安德魯.馬洛,面對奧利佛卻束手無策。剛開始時他基於職業上的好奇心,決心打破傳統的框架,去追尋他的病人所不願意提供的答案,並探究那些被奧利佛所拋棄的女人,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卻因此擾亂了他原本有條有理、一絲不苟的世界。
越是深入奧利佛過往的世界、他所愛過的女人,以及他對藝術的執迷時,馬洛更加陷入這位天才病人內心的瘋狂世界。他細心的拼湊了奧利佛的生活碎片,並在一捆百年情書中找到令人驚訝的線索。這些泛黃的書信開始敘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十九世紀末期的法國生活情景躍然紙上,透露出一段禁忌之戀,以及隱瞞了超過兩個世紀的驚人悲劇。
『讓你的心被某個人──或某種思想、某個地方──佔領,這本身並不是病,但如果你把自己的心智交付給他們,放棄的自己做決定的能力,那麼到最後它就會讓你生病。』---《天鵝賊》
這是一個很美的故事,美得很細瑣的故事,劇中沒有過多的高潮迭起、激烈悲愴,一路走來始終單純而平穩,甚可算是部極為家常的故事,然而,透過作者不溫不火的筆韻,卻讓本是平凡不起眼的老套愛情,綻放得極其優雅,即使早已知曉最終所注定的結局,仍是不由自主的備受吸引,不願放開任何一個文字。在典雅與俗套,矛盾卻不可思議的合諧的混合中,看見了一個畫家對於理想,那近似於瘋狂的執著、生活與藝術不得不的權衡,也看見了不同於傳統印象下的希臘傳說《麗妲與天鵝》的神話之美。

故事由畫家羅伯特‧奧里佛企圖在紐約國家畫廊攻擊《蕾妲》(Leda)一畫被捕開始,遭到逮捕後的羅伯特因被疑為精神異常,而轉送至精神療養院中,入院後的第一天,他只說了一句:「我是為了我愛的那個女人才這麼做的。」從此便沉默不語,不斷畫著同一張迷樣的臉孔,反覆閱讀著一包古老的信件,日複一日。身為他的主治醫師,馬洛不論使用何種方式始終無法打破他的沉默,他們之間唯一的溝通媒介似乎只剩下繪畫,透過那一張張迷樣卻絕美的面龐,馬洛似乎得以窺見他所封鎖於沉靜表面下,內心的焦躁、憤怒、迷惑與悲傷,馬洛不禁納悶究竟是什麼樣的打擊會讓一個對藝術抱有強烈狂熱的畫家,失控去毀損一幅古老名畫?是什麼樣的人足以偷走一個人的心,讓他放棄家庭、棄置感情也無悔的追尋?
傳說中宙斯為了迷戀美麗的斯巴達皇后麗妲(Leda),不惜化做一隻天鵝來誘奪她的信任,也要一晌貪歡。在傳統映象中天鵝,也就宙斯,永遠都是攻擊掠奪的角色,麗妲被迫屈服,但若是麗妲其實是愛著宙斯的呢?是誰受著誰的吸引?是誰偷走了誰的心?最後讓麗妲傷得最重的,究竟是無法抵擋的宙斯之愛,還是世俗中所強壓下的道德規矩……?
作者藉由一封封古老的信件讓故事穿梭於現代中羅伯特的兩段感情,與十九世紀法國的禁忌之戀,時空背景的不同卻巧妙映照出不論在何種時代下,人心目中的理想終究需在某種程度上屈居於現實,無論是天賦、喜好或感情亦然。但這樣的人生是否就真該算是一場悲劇?羅伯特對於繪畫的癡狂,讓他除了藝術理念再也看不見身邊其他事物,他始終怨懟妻子凱特為何總是不懂繪畫對他的重要,不懂被剝奪時間放棄天賦的痛苦,但卻從來看不見同是業餘畫家的凱特,早已為了家庭付出了所有,可這對她來說卻非一種犧牲,而是作為一個妻子、母親所無法放下的責任。若她拋下了這一切責任,就如羅伯特所要的一股腦的全心追求藝術,直到灑儘生命最後一滴熱力為止,那麼他們的家庭又該由誰能來維持?
人能為了理想奮鬥,朝著目標信念認真邁進,是件很不容易且備受肯定之事,可當這個信念開始與現實責任相衝突時,責任與信念孰輕孰重?當你拋棄信念選擇現實時,你的人生可能從此平庸無為,錯失許多可能的機會;當你選擇信念拋棄責任時,也許你能一生了無遺憾證明自己確實活過,但同時卻也可能因而讓身邊所有人受到傷害。無論選擇為何,最終的遺憾與犧牲都是在所難免,重點只在於「值不值得」,值不值得以身旁的人去承受那份痛苦的副作用為代價來換取?而人生最終的好與不好、值得於否,並不是取決於遺憾的多寡,而是在於自己的心,你的心會決定你所處的世界,也決定你所看見的世界。
羅伯特的痛苦與他的悲憤,即是來自於他的過度追求與病態式的執著,將自己懸吊於責任與不可放棄的理念之間擺盪,找不到平衡也無法得到滿足,只因他心中所求的世界,實在離現實太過遙遠,而遇見了同樣備受束縛的『她』,讓他就像看見了自己,他的苦便轉化為對她的打抱不平,可『她』真的苦嗎?真是如他所『見』一般嗎?而在別人眼中看似瘋狂的他,就真的是瘋狂的嗎?他的心真為她所竊取?亦或其實早在此之前那處便早已成為一處空洞,無人察覺……?
這是部需要細細咀嚼,緩緩沉澱的故事,第一回囫圇吞棗的嚥下,你只會感覺到未泡開的愛情單純而無味如同白開水,第二回稍稍沉澱後再次回味,愛情底下的現實苦楚、零星溫情便開始慢慢升騰漫延,第三回後這壺綴滿藝術芬芳、真情細膩的厚實香茗,便會讓你無限回甘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