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殺幽靈寫手

作者:羅伯特.哈里斯

原文作者:Robert Harris

出版社:商周出版

一名從渡輪上落海死亡的人,為何是由英國前首相去認屍?
為英國前首相亞當朗代筆回憶錄的寫手意外死亡,留下一份未完成的初稿。回憶錄的預付版稅高達一千萬美金,寫手酬勞則有二十五萬美金;事業不太順遂的幽靈,視這份工作為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他搬到美國東岸與世隔絕的海邊別墅,專心採訪與寫作。
但朗接受採訪時的說辭前後不一,他的說法也無法與文獻相印證,回憶錄的初稿內容猶如廢紙,毫無出版價值。再加上朗被指控應接受國際法庭審判,朗的名聲全維繫在幽靈代筆的回憶錄上。
幽靈認為朗被指控的理由並不單純,種種線索令他懷疑一切並非巧合,真相隱藏在前任寫手所遺留的未完成手稿內,幽靈因此成為下一個被滅口的頭號目標……

『我不是我;你不是他也不是她,而他們更不是他們。』---《夢斷白莊》

 

如果你以為這麼驚悚的書名,它勢必就是部驚險冒險動作片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真正能撼動人心的驚險,是不需透過華麗聲光特效、誇張的爆破煙花、絢麗的格鬥場面及血濺五步的駭人場景來襯托其驚險的程度,而是單究人物的心理描摹,即能刺激著觀者的五感神經,引領讀者走進主角的情緒,跟隨著他們的呼吸心跳,感受著身處當下最自然的駭然與冷汗滑下時的神經緊繃。平靜的劇情,但卻不自覺讓人稟住了呼吸,讓人無法將急欲涉獵的雙眼移開翻動的書頁。

  

我是你的幽靈,一個不需要名字的幽靈

一個隱身於名人傳記之後,為人重朔回憶,為人生經歷捉刀的代筆作者,在這裡我們稱之為幽靈。幽靈的守則是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呈現出雇主希望呈現的一面,其他就什麼也別管,然而若你的雇主是位備受矚目且極受爭議的英國前首相時,你想要維持清白之身,對那不甚一點一滴滲漏出的驚人秘辛表示視若無睹全身而退,是很困難的,而「他」無可避免的也就此讓自己落入了那灘深濁不見底的混水當中。

前首相亞當朗被控涉嫌綁票虐囚,即將登上戰犯審判法庭,而朗的親信書記官也是他回憶錄最初的代筆者卻在這時意外落海身亡,而這價值一千萬美金的代筆美差便也意外的落到了「他」頭上,原以為是稀鬆平常的差事,因為一份不可外寫的底稿,讓一切工作著實變得益加詭異……他是個專業的幽靈,他從未特意提起自己的名字,他的一生無足輕重並非觀看中的重點,他撰寫著無數個人的一生,然而這次卻是他第一次終於能用自己的聲音來說話…… 

 

『一旦你得到了讀者的共鳴,他們就會跟你上天下地。』---《獵殺幽靈寫手》

結合著政治陰謀、恐怖攻擊、反恐戰爭議題、出版的策略、創作的技巧、謊言及人性等元素,嚴格來說這並不算個太新穎的故事,但卻是個將各種元素融合的恰如其分,沒有委和感,也不過分誇張,以虛擬帶出對現實社會狀態的發想,不若一般有著同樣架構,卻總過於著重娛樂效果的故事反讓人讀來毫無營養可言。

在讀這本之前,我從未發覺原來政治的操作會是與寫作如此相似的,或者應該說任何需要引起大眾注目才能獲取利益的事,不論是政治、演戲、歌唱、寫作、買賣,其實自始至終都是繞著同一個原則而走,那就是「引起觀者的共鳴」。就拿政治來說,現在的政論節目一轉開,請問有多少是真的在談論有用的國家大事、改革方向的?究我觀察幾乎有八成以上的時間都是在談論哪個政治人物的行為不檢點啊、哪個人的家境如何如何、他的祖上十八代又是如何如何,才能造就他今日性格的如何如何……說白了,就像故事中所說『引起大家興趣的不是政治──誰在乎政治?讓人感興趣的永遠都是人──另一個人的生活。』,若這個人的生活無法勾起群眾的認同感,那麼即便他將他的政治藍圖說得再天花亂墜、將未來得大餅畫得再怎麼美麗,也是不會有人理睬的。然而,這些為引起群眾興趣的「故事」又有多少是真的?我想已是不言而喻。

有時想想,我們在選擇支持某個人時,或許並不是真的認同那個人的所有想法,而是在選擇一個讓我們聽來較順耳的故事,選擇一個讓我們感覺較會說故事的人,政治是如此,作家當然就更不用說了;可在做出選擇的同時,在接受著他們的故事所帶來的娛樂感的同時,也要隨時承擔著可能被騙,甚至正在被騙的風險,就像投資股票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但既是自己下的決定,損益差距的承受即是必然,就像「他」所說的:「恐怕人生事不能盡如己意」,你說是吧?(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