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珊.柯林斯
原文作者:Suzanne Collins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19.blog.yam.com/22/userfile/c/chiu241/blog/14b9e73d7995bc.jpg)
出版社:大塊文化
餘燼悶燒,騷亂滋生,都城要報復。
燃燒的女孩飛矢點燃,
星火即將騰空……
在不可能獲勝的情勢中,凱妮絲從飢餓遊戲生還,與比德攜手返回家鄉。依照遊戲規則,往後的日子應該是安全、優裕的。但,他們的勝利是都城的羞辱,而謠傳騷亂已在十二區之間滋生,凱妮絲竟然是叛變的象徵人物。另一方面,狩獵夥伴蓋爾和競技夥伴比德,對凱妮絲的態度,只能是冰冷的深情。
令凱妮絲感到震驚的,是這場因她而起的動亂,她怕是無法熄滅的。當「勝利之旅」的日子來臨,凱妮絲和比德在監控下巡迴十二區,接受全民歡呼,攸關生死的賭注升高了。如果他們無法證明自己真的是在「無可救藥的熱戀」中,讓都城沒有絲毫疑慮,後果將不堪設想。
史諾總統居然親臨凱妮絲位於「勝利者之村」的新家,恐懼因此是具體的,凶兆成為事實。統治技巧展露無遺,恐慌蔓延全國。在殺戮中,凱妮絲必須宣布她和比德的婚約,那是都城多麼歡樂的一刻啊!偽裝的美麗與殘酷、隱藏的現實、施惠國的權力結構、人民的痛與反抗,都將在家鄉、都城和巡迴中的每一站呈現。
本該是一閃即逝的寥寥星火,卻意外挑起了另一波猝不及防的蔓天烈焰……「妳還不明白嗎?如果叛亂已經開始,情況就再也不是救我們自己就夠了!」---p115
蚊子我每次在等待系列作品時多少都會抱持著幾分的疑慮及偏見,總覺得通常第一集甫出版就拔得頭籌贏得觀眾緣的小說,多半會因著讀者對續集懷有過剩的期待 + 作者可能受到的市場壓力與外界過度的褒揚…等的效應下,第二集多是每況愈下讓人帶有些許失望的;相反的若是第一集就慘遭滑鐵盧的,因為本身就有太大的進步空間 + 作者本身強烈的雪恥心......等的激勵下,續集(如果還出得成的話)通常成果都還能達到差強人意的標準。(說得難聽點它還能再差到哪去呢╮(╯▽╰)╭)
(請參考《南方XX鬼》系列~XD)
而《飢餓遊戲》就是屬於第一種情形,我本來也是不敢期望太多的,但看完後我必須說編輯這次眼光真的好,真不愧為出版社重資力捧之作,不枉我日夜磨刀霍霍的等待,她果然沒叫人失望去!
第二集仍然維持著慣有的明快節奏,少了幾分寂涼的末日氣息,殺戮也不再是重點,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令主角驚心不已的事實與面對都城愈發強硬的施壓所牽引出的更多深沉的絕望與生存的抉擇。頂著勝利者之姿回到第十二區的凱妮絲與比德自回程的火車上坦承事實之後,便回到了最初時的尷尬沉默距離中。原以為能就此風平浪靜回頭繼續過日子的凱妮絲卻沒想到,所謂的好日子不過是都城一相情願的說法而已,對她而言,自她捧起那把苺果那刻開始,她的未來就已全盤注定,再也沒有回復過往的那一天……
作者在這集明顯改進了第一集時那一眼即可分辨出正反派的單純式角色設定法,不論是在新豋場的人物或各個主角們的詮釋,皆加深了其性格上的層次感及各人物立場間的複雜性,讓角色間的關係不再如此絕對,且人物看來更為靈活立體。
這點改變就成功的加強了讀者閱讀時的樂趣,尤其是看著性格彆扭的凱妮絲在重返競技場的準備中必須被迫試著與各個個性迥易的歷屆冠居參賽者互動學習友好,還小小被捉弄,又不得不結盟時,我除了驚奇之外還真的是很想給他偷笑一下,但卻也有點心疼,開始埋怨作者照第一集的模式推算的話一但遊戲開始後真的要如此狠心的一個個殺死他們嗎?事實證明……我還是別說得太多比較好。
同時,隨著熒熒星火蔓燒四起,凱妮絲燃燒的女孩的稱號及與比德悲劇戀人的演出所代表的意義也開始出現了變化,史諾總統的威脅、第十三區的真相、大舉押進第十二區的冷酷維安、蓋爾意外遭受的虐刑與再次通上電的鐵絲網,讓一切不再只是為了討好觀眾而呈現,這一次他們將利用這份都城人民最為熱愛的身分及戲碼,來個逆轉都城!
相較第一集更加緊湊扎實的故事及對劇中人物好感度的直線上升,這本已晉升我枕邊書中的最新一名榮譽成員,不時就會拿起來翻翻,回顧那些片段,會發現作者真是處處皆設下了伏筆,使各種結局走向皆是可能,讓人抓着了頭緒,卻摸不清底細;摸出了底細,卻又捉不着脾性。我想電影公司會在買下版權後這麼久都還無法正式開拍,除了資金問題外,我想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故事的角色變象實在有太多種可能性,而每集的故事間皆是環環相扣,使得編劇在第三集正式出爐大勢底定之前誰都不敢百分百的料定結果,若是自行揣測的與作者想表達的有所偏差,則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之後整個戲路的方向的。
不過,對於電影版我更好奇的是他們會找怎麼樣的演員來詮釋這些角色?我實在完全想不出來有哪些人真的符合劇中的形象的,無論如何只希望最後千萬別搞成《納X亞傳奇》那個樣,那可真的是會讓人吐血
最後,就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份,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好吧,我想是少部份浪漫派人士關注的)我們的遲鈍女孩凱妮絲這次究竟在她模糊的感情中做出選擇了嗎?
這結果當然是……
不知道。
不!大家請先別激動,先把手中的拖鞋放下來先!
我真的不是在賣關子,而是我真的不知道啊!看過第一集的朋友應該就會注意到我們的這位女主角是個心思細膩千迴百轉,可一觸到了感情鍵腦袋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對自己一時意亂情迷所產生的行為、想出的結論,總是可以在隔天又找到其他的合理原由來個一概否認,總是選擇性的跳過感情因素這個部份。
所以,我怎麼會知道她一時激動下所說的愛到底是哪種愛?連她自己都不甚清楚了。但有一點是絕對錯不了的,在這集裡很明顯的凱妮絲活脫脫就是個戀愛中的少女呀!那種脆弱、那種依偎、那種感動,就算她自己還不肯承認,可她早已經越來越依賴 X X 而不自知了。
不過,我想雖然看似決定權是在凱妮絲手上,但真正引響她最後決定的關鍵的,應該還是在於比德跟蓋爾兩人最後所選的身分立場而定(想當然嘛誰會選一個與自己為敵的人當男朋友)。總覺得在最後會有最大變動的可能是比德,我怎麼看都覺得他是那種渾身藏滿梗的角色,雖然在競技場中看似很弱雞可就是一整個很有問題的感覺。究竟會如何發展下去真是愈來愈耐人尋味了。
這次作者依然不改惡習按照慣例的,當我正看到關鍵之處時就又很慘忍的沒了,沒了!真的很想大吼:「作者,拜託妳就給我們個痛快吧!這樣對心臟是很不好的啊~」
在此奉勸所有還未讀過但對此系列很有興趣的朋友,在翻開書頁之前請務必先確認自己的心臟夠不夠強健、是否已經做好看完這次需要瘋狂敲碗半年的覺悟?否則請勿踏足這個考驗參賽者存活耐力,更考驗閱讀者好奇心的忍耐力使人瘋狂飢渴的殘酷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