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男孩1334302704-1989167256_m
 
作者:瓊安‧哈莉絲 

原文作者:Joanne Harris

出版社:臉譜

嗶嗶是一名四十二歲的醫院雜務清潔工,他仍和母親住在位於約克郡村莊的家裡。除了那份沒前途的工作外,他的社交生活就是上網,他建立了一個名為「壞蛋萬歲」 的部落格。在那裡,他有一群相濡以沫的朋友,他們分享彼此的創意,關於謀殺的創意。
這個部落格也是他偷偷接近雅柏汀的方式,因為他們倆共有一段令人難為情 的過去。嗶嗶在「壞蛋萬歲」上編織了許多黑暗邪惡的謀殺幻想──特別是以他母親為對象的謀殺。當嗶嗶與這群網友之間的扭曲關係逐步展開,一篇篇貼文也同時 解開了他血液中充滿對自己手足仇恨的緣由、一個盲眼天才兒童的慘痛故事,還有一個紛擾不安的家庭裡毒化心靈的醜陋真相。

『我跨過了那面鏡子,進入了藍眼男孩的世界;在那每一件東西都是相反的,而且每一種感覺都是扭曲和倒置的,沒有真正的開始,更沒有所謂的結束……---《藍眼男孩》

網路世界總是給人身為主宰的錯覺,匿名的安全感讓我們能暢所欲言、大放不負責任的宣言、選擇自己想看的資訊;只看自己想看的世界。不論喜好思想如何偏離大眾群體、荒謬奇詭,也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屏除外界他人不贊同的雜音組成相互砥礪的小團體,套用藍眼男孩的說法「在網路上沒有人是孤單的」。因此網路如此容易使人著迷,以為身處其中就能隨心所欲,不必再揹負任何人的期望、壓力;被硬性標記必須去成為什麼樣的人。但事實真是如此?我們真的有想像中自由?你真的確定在你的視窗背後沒有一名暗自嘲弄得「藍眼男孩」……嗎?

這是個以網路日誌形式所組成的故事,在這個虛擬的平台幻想與事實交織,由藍眼男孩所搭建的網路社群『壞蛋萬歲』聚集著所有受負面思想吸引的人群。藍眼男孩從不羞於承認自己是壞蛋,在他的小說裡是;在現實裡亦然,可誰又不是?他媽媽那些說長道短虛偽的太太們不是?給他希望在看見更有價值的研究就對象後,就立刻將他拒於門外的皮考克教授不是?總是暴躁易怒憤恨世界更恨他的黑色哥哥奈吉不是?甚至將他們三兄弟依顏色分配;壓迫他們扛起她貪婪期望的瘋狂母親難道不是?就連如玫瑰般純潔美麗的女孩「雅柏汀」那些潛藏的秘密蕀莿真的就不是嗎……

不誇張,他的一生活生生就像是為一件他還未犯的罪而預先服刑,整整四十二年活在母親的淫威、旁人的冷眼、兄弟的競爭之下,現在夠了,這世界欠他一個謀殺、欠他一個自由。車禍、溺斃、化學氣中毒,這簡直太容易,現實中沒有人會去懷疑一個長相體面循規蹈矩毫無威脅性的好男孩,就像沒有人會懷疑森林裡的小紅帽不是那麼弱小善良……不過,這都是他的小說而已,你不會真的相信他是個謀殺犯吧?是嗎?

不同於傳統小說模式《藍眼男孩》完全仿造部落格文章模式進行,佈滿私人心情抒發、跳躍且凌亂的回憶,在一開始讀時彷彿看著一個人的喃喃自語,說著只有他自己明白的情緒、生活片段,藍眼男孩與雅柏汀的自白、小說敘事相互穿插,現實回憶混雜戲劇化的小說詮釋,看來既像真實卻又帶著一絲不確定性,虛虛實實到後來已分不清究竟哪部分是謊言,哪部份才是實情?但也因這份撲朔迷離讓人始終拉不開目光,對藍眼男孩變態的癥結好奇不已。儘管劇中彌漫著濃濃的病態扭曲氛圍,可怕的卻不是預期中的慘忍場面,事實上《藍眼男孩》並不存在著半分暴力,嚇人的是藍眼男孩他對現實與人心的批判,那麼的一針見血幾乎讓人不敢正視。

藍眼男孩的自負瘋狂一方面讓人在過程中忍不住不停詛咒他快遭報應,另一方面卻也在越漸深入劇情後,不得不承認他是個既可恨卻也可憫的人。父母對子女寄予期望在所難免,有時是種自己未能實現的遺憾投射;有時是給子女一個成長的動力;有時多了確也是壓垮子女的一枚標記,藍眼男孩與雅柏汀便是兩個從小被迫被貼上標籤的孩子,活在母親強大的期望壓力下他們的天賦成了一生擺脫不了的枷鎖與羞辱。一個從小被灌輸優越,相信自己擁有無人能及的天賦,卻被狠狠拋棄;一個背負期待,極力討好卻仍不被接納。沒有了天賦他們便什麼都不是;天賦無法博得他人的讚賞利益,換來的就會是一頓白眼與毒打,母親們的虛榮不擇手段反映著膚淺現實的時代現象,藍眼男孩的壞並非與生俱來,他們只是社會功利主義下的犧牲品。

《藍眼男孩》是部慢熱型作品,需要時間去咀嚼越嚼越有興味,哥德式的驚悚懸疑不流一滴血,沒有荒誕無謂的醜陋暴力、屍骸,而是陰森地直搗心理巧妙誘發起讀者精神上的自我懷疑,在人不寒而慄以為抓住核心脈動的當下,一記峰迴路轉瞬間推翻原先所有推論,驚得我大呼不可思議,不誇張這部完全精采絕倫的令人出乎意外,若不是翻譯讓我有些想要跳樓,我絕對二話不說奉上五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