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瑪的351本書

作者:衛‧巴賀

原文作者:David Baj

出版社:皇冠

為了要更靠近,她離我遠去;為了永遠在一起,所以不在一起。
我們之間的距離,比351本書還遙遠;我們之間的故事,比351本書更深刻!

我翻過一頁又一頁,期待在某個段落或篇章遇見她。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就覺得她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
她是一個愛書成癡的製書人,藉著裝訂分崩離析的書頁,收編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他是一名一絲不苟的數學家,數字是他的母語,機率是他的思想,方程式是他的行事準則。珥瑪和菲利普是密友也是情人,一個用文字來親近世界,一個用數字來解釋世界。
菲利普周遭的人事物隨著書頁翻飛起了微妙的變化,有時他找到關於珥瑪的蛛絲馬跡,有時又陷入一段輕狂的回憶。他慢慢地發現,珥瑪從來沒有離他這麼遠,而他也從來沒有這麼靠近她。他終於明白,那些角色定位、記憶片段與情感歸屬……所有關於他生命中可解、不可解的難題,都將濃縮成一個美麗的證明題──「妳在哪裡?」

知道,並不等於了解;想通,卻不代表真能體會……

『我不能確定他用數理來了解人生哲學究竟做得多徹底。他用方程式來測量自己的七情六慾嗎?情愛是分數,分子是激情,分母是傷心除以時間再開根號?他是否連呼吸都數?是否屬過她的眼淚?』---《彼得‧納弗拉提的理論》

 

自小即把數字作為第二母語的數學家菲利普,他的專長是將生活中所有有形無形的抽象感知問題全化為一個個方程式來思考,他用數學彈琴、用數學寫文章、用數學跑步、用數學下棋,甚至能用數學計算出如何與妻子、繼子女們相處,他就像一台超級數理電腦,不論你丟給他何種數字、何種問題、何種假設,他都能輕易的找出適當對應的公式、架出一套完整的方程式來得出解答,他『什麼都想得通,什麼都能解決。』但卻也僅此而已。

 

在他二度離婚後,一直和菲利普關係撲朔迷離的摯友珥瑪也跟著就此消失了蹤影,她唯一的道別是留給他了三百五十一本她所重製過的書籍。在這一本本不同類型的故事中菲利普卻看見了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以及『他們』的故事,原來他從來不若自己所以為的那麼了解自己、那麼接近她,原來他們之間的關係早在不知不覺中,攪和得遠比他所知曉的來得更為複雜教人不可置信,而這之間所牽扯進的人甚至包括她的兩任前妻與他年僅十七八歲的繼子女……

 

偶然間在酒吧遇上的酷似她的她,幫他解開了她暗藏於書中的密碼,窺見了她置身於書中與他的對話,知道了繼女妮可謂何而神傷,發現了繼子山姆何去的動向;在這錯綜複雜的男女情事下,他所仰賴的數學似乎已不再那麼偉大,數字開始拋下他,他的心也再不能放得下;跟隨著她書中所留下的遺跡以及對另一個她不明所以的眷戀,他決定動身前往西班牙。在那裡也許他能順道帶回為愛迷惘的山姆,找出所有事端的起因,也許也能讓他再次見到她……

 

這不是個容易讀的故事,也不是個讀到最後會讓人豁然感動一掃陰霾的故事,故事中的每個角落都可嗅到一份寂寥淡漠的氣息,菲利普的寂寥,狀似個人默默低語似的呢喃語句,串連著數理方程式與各個古典著作片段的闡述,我想若非劇中人是很難了悟參透的,也因此這個故事自始至終都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讓人看不清說不明,只能一直一直跟著主角走下去。

 

文中不時穿插著許多大膽露骨的情慾描述,但僅止於慾望的完成,沒有情,沒有過多的留戀互相牽制,就像瞬間的花火一閃即逝。

 

劇中的男主角菲利普一開始給我的感覺一直就像是一部機器人,腦袋由01所構成,任何資訊進入他的思緒都必須先經過轉換為數字位元進行計算,然而那個資訊或問題本身對他而言卻是毫無意義,他就只是負責找出解答並做出適當的反應去完成接下來的程序。但珥瑪的突然出走和她所留下的遺跡就像一隻病毒,深植入他本是井然有序的程式裡,擾亂著他過去自以為是的平靜,讓他混亂讓他糊塗,讓他真正學會生氣、學會掉淚、學會追逐,學會去感受,而不再只是如以往只一逕的接受。

 

雖然珥瑪的作法究我看來是有點過於自私,且牽扯進太多不該牽連上的人,尤其成長期階段的青少年對於感情總是容易當真容易受傷,也許在她看來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給他們一個不同的經驗,不過是帶給彼此極制娛樂的過程,可這樣的過程卻可能讓他們日後的感情觀造成極大的轉變,而這個轉變是好是壞卻是沒人能說得準的。

 

這是個埋藏極大隱喻的故事,我所讀到所感受的也許可能只是一小部份、也許可能不太正確、也許可能與作者想法正好背道而馳,但這都只是也許,也只是我個人當下的所感,其他的就留待各位不同的看官們細細得去發掘去體驗,相信你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悟出現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